咨询电话

13611188164

洪湖长江航道会疏通吗(洪泽湖能通长江吗)

发布日期:2022-10-17 16:04 来源:[db:出处] 本文有17个文字,大小约为1KB,预计阅读时间1分钟
摘要:

长江多处出现“汛期反枯”,当地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长江多处出现“汛期反枯”,当地采取了疏浚河道被优化锚地措施,确保船只的航行安全。 一、疏浚河道 长江主干流量较五...

长江多处出现“汛期反枯”,当地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洪湖长江航道会疏通吗(洪泽湖能通长江吗)

长江多处出现“汛期反枯”,当地采取了疏浚河道被优化锚地措施,确保船只的航行安全。

一、疏浚河道

长江主干流量较五年来平均减少51%左右,长江主干水位平均下降4.3米,多条河道水位创历史新低;长江江心洲、土桥、九江等主要河道的航道养护规模也出现了急剧下降,长江主干水位已接近往年的枯水期。

长江主要河道已完成557万立方米的疏浚,完成9060个小时的疏浚工作,目前挖泥船主要就是清浅,把浅包清除掉之后,整体的水深可以提高三米。

除此以外,航道部门累计出航5014次,出航时长10678小时,巡航里程133648公里,航道探测9616公里,航标调整1320座次,航道维护疏竣量均创历史同期最高。

面对长江水位不断下降的情况,长航局迅速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强化航道观测,优化航标配置,调遣多艘挖泥船驻守重点河道日夜疏浚维护。

加强重点水域监管,科学有序控制船舶流量,严防船舶超吃水航行,保障长江航运安全畅通。

二、优化锚地

“汛期反枯”将进一步缩小长江航道的锚泊区,从而对船舶的锚泊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黄石海事局采用“豆腐块”锚泊模式,将锚地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小型锚泊区和大船锚泊区,采用“一库一图”、电子巡航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实行“一对一”的宣传。

引导船只停靠在与船型相近、吃水相近的锚地,三两成行、垂直保持安全回旋距离,以便腾出更多的可锚泊空间,最大化利用现有锚地。

与此同时,通过多种方法及时将水情变化、天气预报等情况告知船员,将高温防火、旱灾应急知识传达到第一线。

为了改善长江航道,应采取什么重要的措施

洪湖长江航道会疏通吗(洪泽湖能通长江吗)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航道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形式,切实加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深入广泛地开展环境保护日、节能宣传周、能源紧缺体验日等活动,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职工树立保护长江航道生态、人人有责的意识,把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职工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航道宣传活动。利用内外媒体,向社会大力宣传长江航道的生态优势,我局建设生态文明航道的决策部署、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以及长江航道涌现现出来的热爱生态、保护生态的先进典型,向社会持续推介和展示长江生态文明航道的良好形象。要加大“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的创建力度,突出品牌的生态优势,推出系列服务措施,加强品牌的营销,彰显长江航道文化的绿色特征,努力打响长江生态文明航道的品牌。

(二)优化航道建设规划

长江航道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长江航运的基础和前提。实施航道建设开发首先要珍惜每一寸航道资源,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规模和强度,调整规划布局,促进航道资源利用的集约高效,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一江碧水、两岸青山、鸟语花香、鱼虾满江的美丽母亲河,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节约发展,充分掌握和利用长江航道的自然演变规律,把航道规划、建设和管理与河势控制结合起来,与生态平衡结合起来,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航道系统治理。一是要积极开展航道通过能力及生态航道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统筹考虑航道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既要考虑沿江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长江航道的生态承受能力,科学确定航道的可开发利用度以及各河段航道的最佳建设标准,据此调整“十二五”规划实施和制定“十三五”规划。二是在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中游荆江河段治理为重点,继续加快航道系统治理,提高建设速度,扩大建设规模,确保到2015年提前实现2020年规划建设目标,进一步增强长江航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使长江航道绿色、高效、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能力较好适应长江水运和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带动交通运输系统和沿江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快航道转型升级

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长江航道科学发展的主线,也是建设生态文明航道的关键。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航道转型升级,努力促进长江航道由劳动密集型向创新驱动型和技术管理服务型转变。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建设数字航道、智能航道,这也是建设长江生态文明航道的最大亮点。通过建设智能航道,一是可以尽量减少航道整治工程的同时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从而避免了工程建设对长江生态的影Ⅱ向。二是可以使船舶科学配载,合理选择航线,减少单位货运量的燃料消耗,有效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三是可以提高长江航道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减少管理消耗和管理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单位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长江数字航道和智能航道建设,积极研发应用3.0版电子航道图,确保到2015年全面建成数字航道,初步建成智能航道,从而为建成生态文明航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设生态绿色工程

当前长江航道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发展不足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航道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加快建设,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在长江上实施建设工程必然会对长江的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首先要严格做好航道工程建设的环评和防洪论证等工作,尽量减小航道工程建设对长江生态的影响。建设项目工程费用预算中应保证生态恢复所必需的费用,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其次要加快生态整治技术创新。要切实加强生态工程的理论研究,积极采用节能、环保、合理节约材料和资源的新技术,使航道整治工程不仅满足强度、稳定、安全、耐久度的要求,而且充分考虑对生物、环境的影响,既实现整治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实现环保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是实施环保施工。积极采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材料,积极推广生态护坡等新技术,实现工程防护、景观塑造和环境保护的统一,避免或减少对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工程周边的环境,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营造“人水和谐”局面。 (五)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一是实施低碳养护。要通过加快航道维护管理的转型,用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装备,尽量减少长江航道建设养护管理等各项活动对生态的影Ⅱ向。要加强航标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的研究,加大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推广应用。大力开展环保疏浚技术、环保节能型船舶研究和推广应用,重点加大航道维护和工程疏浚船舶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减小航道疏浚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二是狠抓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管理,认真做好能源消耗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和定额,签订节能承包合同,大力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创新船艇节能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航道生产的能耗稳步降低,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指标。抓好节能项目储备和申报,积极申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要大力减少船舶污染排放。严格执行船舶排放标准,组织船舶污染物排放普查,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技术改造和检查维修,控制和减少船舶污染排放,杜绝超标排放。加强老旧船舶等报废处置工作,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在船舶建设垃圾回收等配套设施,逐步杜绝船舶直接倾倒排放生活垃圾。

三是推行节约办公。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精简会议,改进会风,压缩会议经费,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改进文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积极倡导低碳办公、绿色办公,政府采购要优先购买绿色节能产品;提高职工节约意识,教育职工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严格办公用品采购、领取、使用等管理,逐年降低各级机关人均综合能耗。

(六)加强航道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航道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航道的必保底线。建设生态文明航道必须有效防范航道生态安全风险,及时妥善处置航道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航道生态环境安全稳定,避免重大航道生态危机。一是要提高航道管理与保护的能力。要建立健全航道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积极推进航道立法,促使《航道法》早日出台,以法律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行为,依法保护航道生态安全。要依法对涉水工程、采砂、船舶和岸线等实施有效管理,严格涉水涉航建筑物技术审查,督促涉水涉航建筑物科学合理选址,尽可能避开水生物繁衍栖息地、航道生态脆弱或敏感地区,减小工程建设对河势稳定和航道演变规律的不利影响。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对非法采砂、超吃水等各种破坏航道生态环境的行为等进行惩处,有效保护航道和岸线资源。二是要提高自然灾害防控能力。要科学制定预案,有效应对极枯水位、特大洪水、极端气候以及滑坡等自然灾害,及时恢复航道条件。三是要提高航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航道应急打捞能力建设,建造一批应急打捞船舶和设备,对长江干线沉船、沉物特别是危化品及时进行打捞,有效防止水上交通事故造成重大生态灾害危害和社会影响。

(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长江航道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长江航道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要开展航道生态监测工作,加大长江航道生态保护的力度,当前应尽快将节能环保和生态的指标纳入长江航道文明建设责任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建设生态文明航道涉及到多个涉水部门,必须加强与环保、渔政、水利、海事等管理部门的联系,就长江的整体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问题进行密切沟通、真诚合作,努力使长江的开发利用能够统筹兼顾防洪、发电、环保、水生资源保护和航运等各方利益,使长江真正成为水资源综合利用最好的典范之江。为此,我们耍率先行动和示范,在各项工作特别是航道建设和维护管理中,要严格执行防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主动考虑其他部门的关心和关切,展示长江航道负责任行业的形象。同时,要切实加强沟通联系,阐明长江航道的利益和立场,争取其他部门对建设生态文明航道的理解和支持。

长江上,中下游的问题和措施是什么?

洪湖长江航道会疏通吗(洪泽湖能通长江吗)

一、问题:

1、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冰川萎缩,水土流失。

2、中游:洪灾,荆江河段的地上河。

3、下游:湖泊面积减少,主要是围湖造田。

二、措施:

1、上游:植树造林,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2、中游:兴修水利枢纽工程。

3、下游:退田还湖。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

中下游河道整治与洞庭湖治理、加强防洪管理和非工程防洪措施、加强中下游堤防建设、在支流上兴建水库、防止水土流失。 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虽有三门峡水电站以及伴随建立的巨型水

长江二十七号浮下水

原来的南槽和北槽航道到达圆圆沙之后就合并成一条航路通往长江主航道,设立27号浮把原来长江航道往南通方向疏通了50多海里,吃水10米的船只可以进出自由了。

南槽S12南下航线就是南槽航道S12号灯浮出口航行。

长江航道清淤和河道清淤有什么区别

长江作为中国的黄金水道,长江航道清淤比一般的河道清淤规模大,工程标准更高。

长江的航运现状是如何

综观世界各国交通发展,航运乃是重要的一环。长江航运对长江沿岸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有“黄金水道”之说。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枢纽作用不可忽略。然而,随着上海—武汉客轮的退出以及长航武汉客运公司的退出,长江“黄金水道”也顿失光芒。长江航运从昨日的辉煌变成今日的尴尬,其原因究竟何在?其出路何在?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各方。

长江航运的尴尬

长江航运在激烈的交通运输竞争中受到强烈的冲击,营运状况渐呈萎缩之势,令人叹惋。长航客运的退出、转向与改制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长航为历史作出的牺牲。

现在,从上海乘船到武汉,需花费时间49小时;而乘火车只需17小时;坐豪华大巴走高速公路,只需12小时。该线三等舱的船票为140元,铁路硬卧为272元,豪华大巴的车票为305元,显而易见,在“时间就是效益”的今天,船票低廉已经不再是强牌了。

2001年,长江最大的客运公司——长航武汉客运公司全面退出市场。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总部设在武汉的长航负责人。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今年旅客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4%,呈大幅度下降态势。早在80年代中期长江航运最高峰时旅客流量达3026万人次,而到2001年则下降到829万人次(旅客量集中在运营状况较好的川江段),总体而言长航每年客运量呈递减趋势。长江航运已走过20多年的历史,从客观角度来讲长航客运在萎缩,它经历了从“紧张、平缓到相对过剩”的阶段,受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冲击,特别是沿江高速公路的开通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当然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生产力提高的表现。他认为长江客运如果维持现状,每年将亏损1.3亿元,其结果不容乐观。

近些年,长江运力增长了400%,而运量只增70%,运力和运量明显不平衡,使运输市场陷入竞相杀价的恶性竞争之中。据统计,在长江上从事省际运输的企业有1958家,其中有1388家亏损,资产负债率达70%的企业已占6成,部分企业已严重资不抵债。“九五”期间,长航集团客运经营累计亏损3.7亿多元,2001年上半年客运量同比下降21.1%,预计今年客运亏损达8000万元左右。所有的航运企业都在微利和亏损间徘徊。

记者在号称长江最大的客运站武汉港看到,偌大的候船大厅大门紧闭,左侧的售票厅已挪作它用。从1998年开始,候船大厅一直被出租用来举办各种展览会。原先的两个候船广场则被开辟成为“武汉港汽车客运总站”,昨日的辉煌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长江航运这个市场里,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发展并存,长江航运正处在一个非常阶段,如何改变现状是长航人共同面对的难题。

据专家介绍,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水运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资源、战略、运力、成本、环保等诸多优势。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作为内河航线,对贯通东西、连接江湖,起着极大的作用。然而,其航运能力当前远未得到充分利用,80%的运输潜力在令人痛心地闲置和浪费着。

专家认为,我国水运发展还欠火候,长江运量下降原因较多,主要表现在:航道等级低,运行船舶吨位小,形不成规模效益;船型、机型、运输方式的改变和发展都比较缓慢;航运系统管理混乱,政出多门、竞争无序。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长江航运在大宗干散货、集装箱、滚装运输和旅游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04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目标实现后,第四代集装箱船队可进出下游各枢纽港口,从而给长江航运带来新的机遇。

长江旅游业的繁荣,宜宾滚装船的兴起,“水陆联运分段运输”的出现,“江海分流”局面的打破,以及目前长航系统内部的体制改革、行业整顿,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有专家测算,把六成以上的长江航道开发出来,其运输作用相当于20条京广线。水运是古老的产业,但却是不该衰落的产业,长江航运有其竞争优势,也有可以发掘的潜力。

急需政策扶持

水运业是一个大系统,港、航是水运业支柱,航道、公安、港监、通信等支持保障系统都与港、航企业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目前航运企业存在的困难,急需国家有关部门扶持。

近几年来,进入长江的海轮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但整个长江水运能力只用了20%。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李宗琦说:“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江航运开发被忽视,以致长江航运不仅与我国经济发展不适应,而且日渐萎缩,‘闲置’得越来越厉害,实在令人惋惜。”如果国家能在长江的综合整治上有所作为,那么长江的客流和货流,将会获得效率和效益的双赢。

业内人士指出,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投资省、能耗小、占地少等优点。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产业政策上向水运适当倾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关于洪湖长江航道会疏通吗和洪泽湖能通长江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丰泽区疏通下水道电话(洪泽区疏通下水道电话) 下一篇:没有了